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田间地头探真知,科技兴农践初心”——2024级光炯创新实验班赴丹棱开展实践研学活动

来源: 日期:2025-11-06点击:

为深化专业认知,对接产业一线需求,推动理论与农业实践融合,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1031日至111日,2024级光炯创新实验班全体同学赴四川省丹棱县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实践研学活动。活动由班主任肖然副教授,学院辅导员杨茜、陈霈嘉和戴仁正带队。

31日当晚,师生一行抵达丹棱桔橙科技小院,小院常驻研究生展开座谈。座谈会上,张娜为同学们介绍了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的发展历程、研究方向、建设成效以及未来规划郭佳莉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回信精神,也分享了她在小院坚守成长故事生动诠释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情怀与担当。在座学生都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以师姐们为榜样,努力成长为“一懂两爱”的时代新农人

 

为探寻丹棱桔橙产业的发展脉络,111日,同学们先后与当地两支“先锋力量”展开深度对话。深耕果业四十余载的“果王”赵泽如,是产业突围的探路者——面对丹棱日照偏短、土壤酸碱复杂的种植限制,他另辟蹊径发挥无霜期优势,率先试种“不知火”品种,通过钻研套袋保鲜技术、开办培训班,不仅让“丑柑儿”身价倍增,更带动全县柑橘品种升级。这位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把式”,始终坚信“土壤是果树之本”,曾斥资20万元施用有机肥改良土质,创新“宝塔形”修剪法破解日灼果难题,近年又率先试种“甘平”新品种并与省农科院联合攻关技术瓶颈;其子则接力开拓电商与线下销售渠道,构建起产销协同的现代农业模式。他以自身经历勉励年轻人:“要坚持创新,用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动能。”

在与丹橙现代果业公司副总何灏淼、技术总监郭海及科技小院指导老师张跃强教授的交流中,同学们更宏观地把握了产业进阶脉络。作为“中国晚熟柑橘之乡”,丹棱种植面积超18万亩、年产量约30万吨,其核心战略正是“不与两广争早,不与两湖争中”的晚熟柑橘培育路径。何灏淼介绍,企业通过与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引入“留树保鲜”等技术大幅提升果实耐储性,更以严苛技术标准为基础,推行“技术引领+统一销售”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户分散种植的困局,推动产业从“小散弱”向“规模化、标准化”跃升。

红石村丹橙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基地,张跃强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田间思政课,从提升春花质量促进花芽分化,到提高坐果率、保障果实膨大期发育,精准把控营养、水分与环境需求,他系统讲解桔橙种植的“全周期科学管理”流程,同时鼓励同学们学好专业课,在实践中增强兴农本领。随后,同学们在研究生师姐的带领下进行分组采样,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田间操作,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

师生一行还走进丹橙现代果业公司有机肥厂和智能分拣车间,实地了解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和现代化分拣流程,感受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体系。

 

此次研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动课堂,更是知农爱农精神的传承之旅。同学们在科技小院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坚守中汲取力量,在产业先锋的创新实践中坚定爱农学农兴农信念,纷纷表示将以青春担当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活动期间,四位老师代表学院慰问了长期驻扎在丹棱桔橙科技小院的3名研究生,给她们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及《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刊物。

2024级光炯创新实验班/供稿供图,杨茜/编审,张颜/终审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6

电话:023-68251249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大资环研究生会

青听资环

西大资环B站

版权所有 @202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